公募基金大洗牌:躺着赚钱的日子到头了股票配资常识
基金圈最近炸开了锅。监管部门一纸新规,直接把公募基金的玩法掀了个底朝天。过去靠规模收管理费、旱涝保收的好日子,彻底结束了。
这次改革的重点,简单说就是两件事:钱怎么收,钱怎么分。
以前基金公司赚钱的逻辑很简单——规模越大,管理费收得越多。哪怕基金亏成狗,管理费照样一分不少。新规直接砍向了这个“躺赚”模式,要求主动权益类基金的管理费必须和业绩挂钩。跑不赢业绩比较基准的,管理费直接对半砍;跑赢的,才能多赚点。但问题是,想多赚可没那么容易——数据显示,近一年能跑赢基准6%的基金,还不到三成。
更狠的是薪酬改革。基金经理的奖金不再看规模排名,而是看长期业绩。三年业绩跑输基准10%以上的,奖金大打折扣;想多拿钱,得靠真本事。过去那些靠押注单一赛道、赌风格的“明星基金经理”,以后得换个活法了。
这场改革的核心就一个:逼着基金公司把投资者的利益放第一位。过去行业里“重规模、轻业绩”的风气,算是撞上了监管的铁拳。
当然,新规也带来了一些新机会。比如红利类资产,因为长期被基金低配,未来可能会迎来更多资金。指数基金也因为新规的快速审批通道,可能迎来一波爆发。但问题是,指数基金的同质化竞争已经卷上天,最后能吃肉的,大概率还是那些头部公司。
行业洗牌的结局其实很清晰:强者恒强,弱者出局。头部基金公司有资源、有投研实力,转身虽然吃力,但好歹能撑住;中小公司要么拼命搞差异化,要么等着被吞并。至于那些混日子的基金经理?抱歉,这个行业以后不养闲人了。
说到底,基金行业这场大变革,不过是把本该做的事,补上了而已。
本报(台/网)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。小编写文不易,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,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股票配资常识,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。
中鑫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